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湖南商人陈荣实名举报湖南省财政厅、文化厅、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不买对的,只买贵的”一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仅就此事而言,不过是近年来众多关于政府采购不规范、不透明的若干事例中的一个,并不稀罕,比较晚近的著名例子是2009年格力空调状告番禺财政局一事,当年也是传得热闹非凡。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当地采购中心主任一番年度要“花完预算”的表白成功地扭转了媒体的视线。在百度上搜一搜就可以发现,现在大部分关于这件事的报道已从这件事本身转向了集体申讨预算管理不严格、政府钱太多的问题了,“陈荣告状”本身已没有多少人关注,反倒神奇地变成了另外一个更重大问题的“导火索”和“由头”。

这种情形似曾相识。比如“郭美美事件”,那本是一个年青女孩个人的炫富行为,后来却差点动摇红十字会这个百年老店的根本。陈荣状告三厅局,他的本意大约是要出一口恶气,没想到的是,媒体和公众很快对他的事不感兴趣了,集体转向了大家更感兴趣的政府财政收入和预算管理的问题。

前不久,媒体传出消息,今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已成定局。与去年相比,不知道今年是不是事先有了预案,媒体和公众没有像去年一样热情跟进,仅仅小声议论了一阵就算了(去年财政收入超过8.3万亿时可不是这样,媒体高调议论,公众大声发问,我也被某杂志约写了专门的文章)。我还以为大家心理上已经很接受了我国政府财力强大的事实哩,现在看来,公众不过是把看法藏在了心里,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和由头(比如陈荣告状),那火“刷”地一下就窜上来了。你看现在网上关于此事的论调基本全面转向,已从这一起事件本身(或者说政府采购)到底有何不当不妥、其中有何违规违纪之处转向了对于财政预算管理方方面面的置疑。比如,计划性不够、预算编得过粗、预算执行不严格、结余资金处理不当……等等,十分地热闹,包括一些专家的点评,也基本偏离了陈荣事件的本身,而是就政府的财政管理在发表这样那样的看法。

我不禁十分佩服那个主任,他仅用“花完预算”四个字就成功地脱了身,远远躲开了媒体的视线(从以往的经验看,官员但凡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多呆几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结果),不仅保全了自己,大约也同时保全了单位。如果这是无心偶得的妙着,那么我要大大地恭喜他;如果他是有意为之,哈哈,那我就要说:这个人的心思真的是深不可测哦!

以我个人的愚见,诸君热议的预算管理的若干问题一时半会是解决不了的,但陈荣告状中的个体一旦查实,则是可以追究责任的。何不先回来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呢?

 

话题:



0

推荐

冯俏彬

冯俏彬

173篇文章 3年前更新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财政部科研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5-2006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访问学者;2007年获第三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2012年获第五届全国财政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主要从事公共财政、政府预算和应急财政方面的研究。电邮:qbfeng666@163.com。本博客文章、观点,与本人所在单位无关。

文章